陪伴心理 Q&A
陪伴师是道芬智学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,简而言之,陪伴师是一个提供陪伴服务的人。展开来说,陪伴师通过多种形式的陪伴服务,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,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心理需求,帮助孩子构建美好的情绪记忆,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助力。 伴,讲究的是兴趣相投,志同道合。陪,追求的是心意相通,同频共振。高质量的陪伴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,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,能够让孩子的成长过程更放松、更坦然,情绪更稳定,人格更健全。
1. 关系不同。家教与孩子的关系是师生关系,关系的实质是老师满足学生的求知学习的需求。陪伴师与孩子的关系是陪伴关系,关系的实质是陪伴师向孩子提供情感支持,满足其心理需求。 2. 关注点不同。家教关注的是孩子是否完成学习任务,达成学习目标。陪伴师更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,感受是否是放松的,情绪是否是预约的,心理需求是否是满足的。 3. 目的不同。家教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习知识,提高成绩,陪伴的目的则是助力孩子的心理健康,人格健全。
不管何种形式的陪伴,其本质都是陪伴师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,也就是关注孩子的感受、情绪、需求,在陪伴的过程中,通过接纳、理解、积极关注孩子,与孩子共情的方式,不仅可以带给对方温暖和力量,更可以使其在陪伴中获得满足和成长。
对陪伴师而言,家长是客户,孩子是用户,客户的需求可能是直观的,要解决问题,比如完成作业;而用户的需求更多的是来自心理层面,希望被理解、被接纳、被共情、被关注。从表面上看,两者的需求并不一致,实则不然,我们举例说明。 比如一个小朋友,写作业拖沓,明明半小时就可以写完的作业,却需要写两小时。妈妈的需求是孩子尽快写完作业,孩子呢?关于写作业,他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呢?我也想快点写完作业,但是一拿起笔来我就不舒服,不想写。老师和家长会说什么呢?学习的重要性,你要努力学习,“一寸光阴一寸金”,“少年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”…… 我们试问一个问题,孩子玩游戏的时候需要努力吗?为什么?最简单直观的答案是,两者体验不同。孩子玩游戏的时候,心意相通,如臂使指,所以不需要努力。写作业的时候呢?内心不想写,但迫于老师和父母的压力,不得不写。整个过程充满了纠结和内耗,孩子的心理能量在与老师、父母的对抗中大量消耗,而且流动不通畅,外在的表现便是拖延。 陪伴师要做的是什么?通过接纳、理解让孩子的情绪平稳,通过积极关注和同情让孩子的心理能量重新流动起来,问题自然迎刃而解。一个学生对老师的喜恶程度,往往和他的成绩成正比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与内向的小朋友交流可能需要一些耐心和技巧,以下是一些建议: 1. 慢下来:陪伴师与内向的孩子交流时,需要放慢语速,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回应。不要催促他们回答问题或者赶时间。 2. 尊重他们的个性:内向的孩子通常需要更多的安静和独处时间,不要强迫他们进行过多的社交活动或者过度刺激他们。 3. 用温和的语气:陪伴师使用柔和、温和的语气与内向的孩子交流,可以帮助他们感到更加舒适和放松。 4. 鼓励他们表达:内向的孩子有时候可能会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陪伴师可以鼓励他们说出来,并且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。 5. 提供一些选择:给内向的孩子一些选择,比如让他们选择交流的方式(写信、画画、玩游戏等)或者交流的时间,这可以帮助他们感到更加自主和舒适。 6. 给予正面反馈:对于内向的孩子,鼓励和认同是非常重要的。当他们表现出一些积极的社交行为时,陪伴师要及时给予肯定。
道芬智学陪伴师提供的陪伴服务,其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,比如陪读书、陪画画、陪练琴、陪学习、陪写作业、陪做家务、陪做手工等等。虽然陪伴的形式多种多样,但其本质都是关注孩子的感受、情绪、需求,在陪伴的过程中,通过接纳、理解、积极关注孩子,与孩子共情的方式,不仅可以带给对方温暖和力量,更可以使其在陪伴中获得满足和成长。
1. 陪伴师招募。陪伴师的招募条件分为基础资格和优选资格。基础资格为:身体健康,相貌端正;普通话标准;情绪稳定,有亲和力;喜欢孩子,无犯罪记录。优选资格:教育学心理学相关专业,并用相关工作经验;师范、艺体类相关专业,并有教学、演出、参赛相关经验;有良好的表达、沟通能力,有同理心,有耐心。 2. 测试与审核。陪伴师需在APP端注册并进行心理测试,未通过测试者无法成为陪伴师。通过测试后,线上提交个人信息、资料,并在培训期间进行线下的二次审核。 3. 培训。陪伴师需要参加道芬智学平台的统一培训,包括心理培训、礼仪培训、流程培训。
对孩子而言,陪伴师不能取代父母的作用。真正高质量的陪伴是用心投入的,是需要时刻关注孩子内心世界的一个过程。这个过程会消耗很多的精神能量,所以对于家长而言,陪伴不难,持续的、高质量的陪伴很难。在陪伴的时间里,陪伴师其实是在扮演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父母--关注其内心世界,满足其心理需求。通过温暖的陪伴,为孩子构建美好的情绪记忆。
这两种现象的本质是相同的。无论是陪伴效果不佳还是交流的问题,本质上都是陪伴关系的问题,关系没有建立好,陪伴过程便可能遭到孩子的阻抗。阻抗本质上是一种心理防御,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,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,自觉或不自觉的一种解脱烦恼,减轻内心不安,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的应对策略。通俗地说,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,孩子感觉不舒服了。 心理防御的根源来自个体的不安,要解决这个问题,需要从建立关系入手,关系的基础是信任。陪伴师需要通过接纳、理解、积极关注孩子,并与他共情来建立充满信任的陪伴关系。 在这里介绍一些小技巧: 1. 当我们面对小朋友时,尽可能地俯低身体或蹲下来与他们交流。这样会让小朋友感觉到我们是平等的,而不会因为身高身形的差距产生压迫感。 2. 模仿小朋友。陪伴师与小朋友交流时,可以模仿他的语气、语调、肢体语言以及高频使用的词汇。这样能够给小朋友一个暗示:我和你很像,或者我和你是一样的。 3. 从小朋友感兴趣的话题入手。人们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更有信心和掌控感,而且更愿意与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交流,这样易于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