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-3.心理学术语分享
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学术语,并对其进行简要阐述:
1. 自尊(Self-esteem):指个体对自己的价值、能力和自我价值感的评价。
自尊水平高的人通常对自己持积极态度,自尊水平低的人则可能对自己持消极态度。
2. 心理投射(Psychological projection):指个体将自己的不愿意承认或接受的情感、欲望或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,并将其视为别人的特征或行为。
3. 条件反射(Classical conditioning):由俄罗斯学者巴甫洛夫提出的理论,指一个无条件刺激(如食物)与一个有条件刺激(如铃声)同时出现,使得有条件刺激能够引起无条件刺激的反应(如唾液分泌),最终只有有条件刺激出现时就能引起反应。
4. 心理压力(Psychological stress):指个体对来自环境的各种压力和挑战所产生的身心反应。
心理压力可以是积极的(如激励)或消极的(如焦虑、抑郁)。
5. 知觉(Perception):指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理解过程。
知觉受到个体的感官、经验和认知因素的影响,并且可能因个体的主观解释而有所差异。
6. 孤独感(Loneliness):指个体感到与他人存在的社交联系不足或不满足的感受。
孤独感可以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。
7. 焦虑(Anxiety):指个体对潜在威胁或不确定性的担忧和恐惧感。
焦虑可能导致身体紧张、注意力集中困难和行为回避等反应。
8. 自我实现(Self-actualization):指个体实现自身潜力、追求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。
自我实现是人类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,包括自我认同、个体价值观和目标的实现。
9. 社会认知(Social cognition):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他人的思维、情感和行为进行理解和解释的过程。
社会认知涉及个体对他人的态度、信念和推理等方面的认知活动。
10. 自由意志(Free will):指个体在决策和行为中具有自主性和选择性的能力。
自由意志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基于自主选择而非外部因素的结果。
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学术语的简要阐述,每个术语都有更详细的定义和解释,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