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 Detail

2023年8月30日 in 陪伴攻略

了解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~

作为家长,经常会关注孩子的一些不当的行为。会觉得他们不够听话,觉得他们怎么老打人,骂人,甚至会看到一些大的孩子极其叛逆得行为。家长们往往会很苦恼和抱怨,为什么我的孩子会这样呢?其实,家长们往往只关注了孩子的外在行为,而忽视了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。

寻求关注

当父母在讲电话、拜访亲友或因其他事情忙碌时,孩子得不到关注或者对孩子需求采取了错误的回应方式,无暇顾及孩子的内心需要。孩子会感到被忽视,被冷落。而在孩子的内心,往往以为只有得到关注,自己才是有价值和意义的,才会有归属感。他们会用尽一切办法来吸引父母或他人的注意,发脾气、发牢骚、打兄弟姐妹等,孩子会认为是吸引注意力的好方法。即使它是消极关注,孩子们也仍然渴望得到。他们只是希望被认真地对待一回。忽略消极行为和肯定积极行为是处理这种寻求关注行为的最好方法。如果不正确对待,可能就引发以后的极端行为。

获取权力

当你建立起规则并告知孩子不允许他们做什么时,孩子通常会想你是不是认真的。他们会尝试去打破规则,看看有什么后果发生。要设置清晰的规则和明确的后果,如果孩子认为自己能够侥幸逃脱某些事情时,他们往往会尝试去做。

权力和控制常常会导致不良行为。当一个孩子试着重新获得一些控制权时,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挑衅和争辩行为。孩子往往认为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者至少不是由你发号施令时,我才有所归属。叛逆的孩子,常常是在寻求权力。避免权力斗争的一个方法是提供给孩子两个选择。例如,问问他“你想现在写作业还是玩一会再写?”通过提供两个选择,可以给孩子一些控制权。这能够大大减少争辩并能够增加孩子遵从指令的可能性。

自暴自弃

有时候孩子可能有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让他出现行为问题。比如孩子有ADHD,他可能就会难以遵从指令和控制冲动行为。潜在的焦虑和抑郁也可能会引起行为问题。焦虑的孩子可能会回避让他感到紧张的课;抑郁的孩子可能会变得易怒,缺乏做家务或完成作业的动力。

当孩子使用了各种办法,还是无法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时,常常会放弃从父母和他人那里获得关注和平衡权力的机会。 他们觉得自己不可能有价值和意义,会选择自暴自弃,厌学或拒学、违法犯罪、吸毒或网络成瘾、伤害自己或者他人,甚至自杀。此时,他们可能会恨父母,往往更恨自己,恨有多深,曾经对爱的渴望就有多大。

报复行为

父母强势的控制一切,错误地以为都是为了孩子好,家庭中缺乏温情,彼此之间冷漠寡淡,甚至会有羞辱、打骂等虐待行为,殊不知是将孩子物化为满足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的工具。父母认为很爱孩子,可是孩子感受到的是不信任、不满意和被嫌弃,孩子以为父母爱的是那个优秀的自己,而不是真正的自己。孩子愤怒的是,我已经很努力了,但是依然得不到认可。我得不到认可,那就不用努力了,我的不良行为至少能让你们不那么好过。

当每个人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无法被满足和实现时,就会被焦虑包裹,无力、无望、无趣。此时,孩子会通过不良行为,尤其是与家庭期待相反的行为来迂回实现内心的需求。因此,当一个孩子出现“不良行为”时,家长要尝试读懂这些“问题行为”背后的心理需求。

图源网络侵删


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By browsing this website,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.
I Agre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