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 Detail

2023年9月11日 in 陪伴师新闻, 陪伴攻略

别让幼小的心灵“感冒”!

在生命的海洋里,孩子们犹如勇敢的探险家,驾驭着希望之舟,破浪前行。他们的笑容,犹如晨曦中的阳光,照亮了世界,也温暖了父母。在勇敢的航行中,他们也会遇到一些困惑。

社交障碍:与他人的沟通减少,不愿与同学、家长交流。

厌学:学习动力下降,成绩下滑,不愿意学习,甚至不愿去学校。

焦虑症:频繁地担心问题,感到紧张和恐惧,陷入焦虑的情绪中,无法自拔。

抑郁症:闷闷不乐,心情压抑,对未来感到悲观,思想消极,感到自卑。

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,青春期是儿童发育到成人的重要转折时期,此时的心理健康对于培养独立健全的人格、形成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、树立理想信念和生活目标都至关重要。

关心孩子内心世界

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惑和困难,内心渴望有人能指引他。如同生长发育需要营养一样,孩子心理发展也需要养分。

很多家长会忽略这点,或者并不了解孩子内心在想什么,原因就在于没有形成畅通的沟通渠道。
从孩子会表达时起就要做到善于倾听,经常了询问孩子的感受,静下心来倾听孩子内心的世界。这样,孩子会渐渐养成主动跟家长交流的习惯。孩子可能需要的只是共鸣,也应该让孩子知道很多问题是需要他自己未来去寻找和验证答案的,家长不是每一件事都知道答案。
在沟通的过程中,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感悟、思考讲给孩子,共同讨论,共同成长。这种亲子沟通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,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。

但家长要注意的是,孩子不想说的不要追问,要尊重孩子的隐私,告诉孩子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,与孩子一起学习心理学知识,让孩子学会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情绪,学习排解和控制情绪的方法。

先倾听而非教导

很多父母可能在孩子表达情绪时,急于想帮助孩子尽快解决眼前的问题,而容易过度着眼于“问题”本身,直接教导孩子应该怎么做,甚至以成年人的角度对孩子“不成熟”的表现提出批评、否定,这样做很容易适得其反。

当孩子向父母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情绪感受时,通常当下最渴望获得的是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,而不是指导意见。他们希望自己的感受被听到、看到、理解到,这样会让他们觉得不再孤军奋战,情感上有了承托。所以父母在第一时间需要做的是持开放的、接纳的态度耐心倾听,回应对听到的内容表示理解,并认可孩子产生这些情绪的合理性,不评判,不阻止他们的表达。

当孩子的情绪得到舒缓后,如果时机合适,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如何积极地处理这些情绪,包括可以尝试讨论在情绪背后的想法中有哪些合理之处,又有哪些可以做更积极的调整,有哪些行为应对方式的选择。鼓励孩子去尝试应对,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。

和孩子一起学会放松

父母能够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情绪,维持情绪稳定,提供一个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是影响深远的。孩子会不由自主地模仿学习父母应对压力和情绪的处理方式。

运动是非常有效且易行的改善情绪的方法:瑜伽、跑步、散步、骑行、球类等等。有研究显示,20分钟以上有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地激活副交感神经,获得血压、心率舒缓,起到生理和精神上的放松效果。

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呼吸放松、冥想等练习,更好地将注意力锚定在当下,更全然地去体验每个当下的生活,而不过度卷入被担忧、悲观念头充斥的思维世界中。

作为孩子的父母,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不仅仅是要提供物质上的支持,也应该走近孩子的内心,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。

健康的心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和保障,这比学习成绩更重要。

图源网络侵删


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By browsing this website,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.
I Agree